1942年秋,浙江舟山东极岛,巨浪裹挟着咸腥的海风一遍遍拍打着礁石。
渔民阿荡在漂浮的杂物中发现了一个气息微弱的“洋人”——金发碧眼,遍体鳞伤。
这个寻常的发现,瞬间撕破了小岛表面的平静。
日军狰狞的面孔随即出现在村口,刺刀闪着寒光。
不交人,就屠村!
一边是全村男女老少的性命,一边是奄奄一息的异国陌生人。
这个几乎无解的绝境,把东极岛的渔民们推向了命运的深渊。
这个被海浪推上东极岛的“洋人”,背后竟牵扯着二战中一场被刻意掩盖的血腥惨剧——里斯本丸沉没事件。
一艘日军征用的货轮“里斯本丸”被美军鱼雷击中后,近两千名盟军战俘被日军残忍封死在船舱内!这艘“死亡之船”在舟山海域沉没,近千人丧生,惨烈程度堪比泰坦尼克。
展开剩余76%
而阿荡救起的,正是少数挣扎逃出生天的幸存者之一。
日军的疯狂追捕,不过是为了掩盖其屠杀战俘、践踏国际公约的滔天罪行。
当枪口抵住乡亲的额头,沉默的渔民终于不再沉默!
面对日军步步紧逼的屠刀,隐忍屈辱了三年的渔民们骨子里的血性与善良彻底爆发。
阿赑赑(朱一龙饰)目睹日军暴行,在哨所中忍无可忍,操起利刃孤身反杀,刀锋没入脖颈的闷响与血浆喷涌的粘稠感在银幕上炸裂,那份决绝令人血脉贲张。
弟弟阿荡(吴磊饰)的淳朴无畏,阿花(倪妮饰)以一句“今儿就破了这规矩!”挑战性别桎梏驾船出海,连看似懦弱的保长李元兴(杨皓宇饰),都在夹缝中守护着微弱的希望。
明知日军大炮巨舰的碾压性优势,明知水下暗流汹涌致命,这群只有破旧渔船的中国人,硬是顶着炮火与巨浪冲向沉船!
支撑他们的,是渔民刻入骨髓的信条——海上有难,必救!
为了重现这段惊心动魄的海上救援,《东极岛》剧组付出了超乎想象的代价。导演管虎与费振翔带领团队耗时6年筹备,7个月实拍。
他们用近乎偏执的“真实”追求,打造了华语影史上最艰难的水下拍摄——70多天,演员与工作人员每天泡在水里超10小时。
团队甚至自研“湿拍”技术,在亚洲最大恒温水景棚中模拟出200多种海浪形态。
更震撼的是,剧组在扬州影视基地1:1复刻了即将沉没的里斯本丸巨轮,船体被精确固定在倾斜38度角的状态,只为让演员在失衡狂奔中传递最真实的绝望。
当虹吸漩涡吞噬生命的灾难场景被实景拍摄,演员直面10台发动机模拟的狂暴水流冲击时,制作团队用技术狂想与血肉之躯,筑起了通往历史真相的桥梁。
朱一龙饰演的阿赑赑无疑是这场风暴的中心。
从一个只求家人平安的普通渔民,到目睹暴行后化身复仇利刃,朱一龙精准演绎了角色内心的撕裂与蜕变。
他亲自设计的“连捅三刀后横切大动脉”动作,那份“杀红眼”的狠厉,连对手戏的日本演员都深感震撼。
吴磊则赋予阿荡少年特有的莽撞与赤诚,他的成长弧光在惊涛骇浪中显得格外动人。
倪妮塑造的阿花更打破了传统渔家女的刻板印象,果敢刚烈,成为浊浪中一抹亮色。
8月8日,《东极岛》上映当天便引爆观影热潮,首日票房直逼4500万。
观众们被渔民的无畏壮举深深震撼,许多人泪洒影院。
正如导演管虎所言,这部影片不仅关乎救援,更是一场“中国人的自救”——从麻木奴役中唤醒尊严,向世界宣告中国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贡献。
当日军至今仍在歪曲这段历史,《东极岛》以其磅礴影像与铁般史实发出了最强回击:英国下议院提议在舟山立碑铭记渔民义举,83年前中国人用生命投下的仁义之光,穿透时光尘埃依旧照亮世界。
当古铜色皮肤的中国渔民与获救的盟军士兵在硝烟散尽的岸边相遇,他们用各自的方式——一个深深的作揖,一个郑重的军礼——彼此致敬。
这一刻,银幕内外热血奔涌。
这不只是对83年前那场生死救援的复刻,更是对人性光辉的永恒加冕。
走出影院,东极岛的风浪声仿佛仍在耳畔呼啸,那群普通渔民挺直的脊梁,在历史长卷中刻下了不朽的印记——善良不是怯懦,血性永不沉没!
全文完。
如果觉得不错,就随手点个「赞」和「推荐」吧。
发布于:江苏省